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筛选对6′-羟基爵床定A(JR6)敏感的肿瘤细胞株并探讨其对细胞氧化还原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人膀胱癌细胞株EJ、肝癌细胞Bel、肺癌细胞A549、结肠癌细胞HCT-8和HT-29、胃癌细胞BGC、大肠癌细胞LS180、宫颈癌细胞HeLa、肝癌细胞HepG2以及乳腺癌细胞MCF-7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药对照顺铂、多柔比星、替尼泊苷、依托泊苷和5-氟尿嘧啶组及JR6组,细胞加入相应的药物培养48h后,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并计算IC50值。选用对JR6与多柔比星作用敏感的人膀胱癌细胞EJ,加入相应的药物培养48h后,分别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EJ细胞分为外源性SOD+多柔比星9.19μmol.L-1组和外源性SOD+JR63.02,9.07,27.2,81.7和245μmol.L-1处理组,其中SOD分别为0,1.9,5.6,16.7,50和150kU.L-1,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多柔比星9.19μmo.lL-1,JR612.3,49.0和196μmo.lL-1加入EJ细胞,24h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EJ细胞内活性氧类的含量。结果 EJ细胞对JR6较为敏感,IC50为57.1μmol.L-1,多柔比星对EJ细胞的IC50为4.08μmol.L-1。其余9种肿瘤细胞对JR6的IC50值为71.3~123μmol.L-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多柔比星9.19μmo.lL-1能明显降低EJ细胞内SOD,GSH-Px和CAT活性,分别降低了(64.3±2.1)%,(66.5±3.5)%和(49.6±1.9)%,而MDA的含量明显升高了(432.0±5.4)%(P<0.01);JR63.02,9.07,27.2,81.7和245μmo.lL-1使EJ细胞内SOD的活性分别降低了(7.28±0.3)%,(57.1±3.2)%,(66.5±4.7)%,(72.1±5.5)%和(77.8±2.4)%;GSH-Px活性分别降低了(20.3±1.6)%,(32.8±2.3)%,(45.3±3.6)%,(59.3±4.5)%和(71.9±4.2)%,CAT活性分别降低了(10.1±0.6)%,(15.9±0.7)%,(25.9±2.3)%,(38.8±3.5)%和(52.4±3.9)%;同时MDA含量分别升高了(24.4±1.3)%,(90.2±8.70)%,(217.0±19.0)%,(356.0±24.0)%和(539.0±32.0)%(P<0.05,P<0.01)。与无外源性SOD组比较,在外源性SOD存在时,多柔比星与JR6对EJ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多柔比星9.19μmol.L-1使EJ细胞活性氧类水平升高了(43.0±2.1)%,JR612.3,49.0和196μmol.L-1使EJ细胞ROS水平分别升高了(40.7±0.7)%,(84.1±6.3)%和(151.0±2.9)%(P<0.01)。结论人膀胱癌细胞株EJ对JR6最敏感;JR6通过干预细胞内氧化还原系统平衡抑制细胞的增殖,外源性SOD可以拮抗JR6对敏感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无酒精滥用的肝病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变.目前由于发病率高,治疗困难,已成为广受关注的医学难题.由于NAFL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治疗上也缺乏有效措施,因此建立高质量的动物模型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研究有重大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用于研究NAFLD的动物模型,介绍其制作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金黄地鼠高脂血症模型,并对胆固醇代谢紊乱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金黄地鼠随机分为正常和模型组,正常组饲常规饲料,模型组饲高脂饲料,连续诱导4周。酶法检测血脂水平和CYP7A1活性,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探讨金黄地鼠高脂血症模型胆固醇代谢紊乱的分子机制。结果金黄地鼠经高脂饲料诱导后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C、LDL-C和TG明显升高,肝脏TC、TG明显增加。机制研究表明,模型组CYP7A1活性明显降低,肝脏LDL-R、SREBP-2、CYP7A1和LXRα表达下调,肝脏FXR表达上调。结论金黄地鼠经高脂饲料诱导后可形成以TC、LDL-C、TG升高为特征的高脂血症模型,LDL-R、SREBP-2、CYP7A1、FXR和LXRα既是金黄地鼠高脂血症模型胆固醇代谢紊乱的生物标志物,也是抗高胆固醇血症药物的作用靶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淋巴性脑水肿(LBE)模型大鼠孤束背内侧亚核(dmNTS)内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改变及谷氨酸脱羧酶亚型67(GAD67)表达的时程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LBE大鼠dmNTS内Glu、GABA及GAD67在颈淋巴引流阻滞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情况。结果 LBE组Glu改变及GAD67表达在颈淋巴引流阻滞后1 d即开始升高,至第7天达高峰,后逐渐下降,于21 d恢复;而GABA在颈淋巴引流阻滞后1d即开始降低,至第7天降至最低,后逐渐升高,于21d恢复。结论 LBE大鼠dmNTS内Glu和GA-BA的改变可能参与了血压调节功能的降低;GAD67早期表达逐渐增加,可能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性机制,有助于神经递质水平的平衡和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高脂诱导的ApoE-/-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木犀草素低、高剂量(70,140 mg/kg)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2周。给药结束后,检测血清血脂四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肝脏匀浆检测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观察肝脏组织HE染色和油红O染色以及主动脉根部的油红O染色;通过TUNEL试验检测肝脏细胞的凋亡;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肝脏bcl-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木犀草素能够使肝脏ALT、AST水平降低;提高血清中SOD、GSH-Px,降低血清MDA的表达;改善肝脏中脂质堆积以及脂肪泡的形成,减少主动脉根部的脂质堆积;降低TUNEL阳性细胞数,以及提高肝脏中bcl-2和减少caspase-3的表达。结论:本研究表明木犀草素可通过减少氧化损伤来改善高脂诱导的ApoE-/-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灯盏乙素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灯盏乙素低、中、高剂量组(0.3、3、30 mg·kg~(-1)),预给药7 d,应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大鼠心脏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离体灌注时,给药组用含灯盏乙素的K-H液进行灌流(0. 3、3、30 mg·L~(-1))。记录心肌收缩功能;试剂盒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AST、CK、LDH的活性; ELISA检测炎性因子ICAM-1、IL-1β、IL-6、IL-18、TNF-α的含量; 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的改变; Western blot检测IL-1β、NLRP3、NF-кB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离体心脏收缩功能明显降低,心肌组织AST、CK、LDH活性明显升高,ICAM-1、IL-1β、IL-6、IL-18、TNF-α等炎性因子的含量明显升高,IL-1β、NLRP3蛋白表达水平及NF-кB核转位明显升高。灯盏乙素能明显改善上述病理改变。结论灯盏乙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NF-кB/NLRP3/IL-1β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复制大鼠偏头痛模型,并研究偏头痛大鼠运动能力和情绪的变化。方法: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构建大鼠偏头痛模型,应用空场实时监测系统实时记录模型大鼠造模后10、30、60、90 min的自主运动情况。结果: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后大鼠前肢挠头、后肢挠头、甩头次数增多,且在造模后30 min内偏头痛行为学症状最明显,随时间的增加大鼠逐渐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偏头痛大鼠的短时运动(10、30 min)无明显变化,但中央区运动路程减少,周边区运动路程增加,说明偏头痛大鼠表现出焦虑情绪。观测偏头痛大鼠长时运动(90 min)情况,与对照组比较,自60 min后模型大鼠的运动路程、运动时间显著性降低,且随着时间的增加,运动路程也逐渐的减少。结论: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引起大鼠搏动性头痛,挠头、甩头等行为学症状增多,同时影响了大鼠的自主活动能力,并使动物产生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8.
染料木苷是大豆异黄酮的有效成分之一,结构上属于植物雌激素.目前,关于染料木苷的药理学活性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对其药理学活性的总结与展望尚显不足.本文综述了其改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抗肿瘤、改善心肌缺血、调节代谢综合征、抗炎和细胞保护等药理活性,以期为染料木苷和其他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金黄地鼠高脂血症模型,并研究甘油三酯代谢紊乱的分子机制。方法金黄地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组饲常规饲料,模型组饲高脂饲料,连续诱导4周。于第2、4周检测血清TG、TC、LDL-C、FFA水平和LPL活性,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探讨甘油三酯代谢紊乱的分子机制。同时观察阳性药非诺贝特对金黄地鼠高脂血症模型血脂的影响。结果金黄地鼠造模2周时,血清TG、TC、LDL-C、FFA与对照组比较分别升高2.57、1.93、2.49和1.25倍;造模4周时分别升高3.93、1.90、2.27和2.29倍。阳性药对TG和FFA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金黄地鼠造模后,肝脏AMPK、PPARα、CPT-1 mRNA表达降低,SREBP-1c、ACC、SCD-1、AGPAT2、DGAT2 mRNA表达上调。ApoB表达有上调趋势,MTTP和LPL表达有下调趋势,血浆LPL活性明显降低。这些酶、蛋白、受体的表达变化是金黄地鼠甘油三酯代谢紊乱的主要原因。结论金黄地鼠经高脂饲料诱导4周后形成了具有高甘油三酯血症特征的高脂血症模型,AMPK、SREBP-1c、ACC、SCD1、DGAT2、AGPAT2、PPARα、CPT-1、LPL既是金黄地鼠甘油三酯代谢紊乱的生物标志物,也是降甘油三酯药物的作用靶标。  相似文献   
10.
三七皂苷R1不同给药方式对皮肤创伤愈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给药方式给予三七皂苷R1对小鼠皮肤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皮肤创伤模型,经灌胃(ig)、腹腔注射(ip)、皮肤给药(tdd)3种方式给予三七皂苷R1(30 mg·kg-1),每日1次,持续14 d。隔天拍照并计算伤口愈合率。腹腔注射组造模后d 1、3、7采集伤口皮肤组织,HE染色观察伤口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伤口组织中TNF-α、IL-1β、VCAM-1、ICAM-1的表达;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伤口中COL1A1、COL3A1、TGF-β1、PDGF、VEGF的m RNA表达。结果伤口面积统计结果显示,3种方式给予三七皂苷R1均有效促进小鼠皮肤伤口愈合,腹腔注射组更为明显;HE染色结果显示,三七皂苷R1能有效促进创伤边缘肉芽组织生长,加速胶原纤维的形成,减少炎症细胞浸润;ELISA结果显示,三七皂苷R1能有效降低组织中多种炎症因子蛋白表达;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三七皂苷R1对生长因子TGF-β1、PDGF、VEGF的m RNA表达有上调作用。结论在3种不同给药方式中,腹腔注射给予三七皂苷R1对抑制伤口炎症反应、促进皮肤伤口愈合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